在看到了天燈派出所已經公開發表了之後,我想就這幾天家裡面討論的事情寫出來。

天燈派出所的緣由難道是因為菁桐這個小地方需要興建一個派出所嗎?

其實不然。

會在菁桐蓋一個天燈造型的派出所,是因為菁桐這個地方沒有足夠的公共廁所,卻因為法規的關係,沒辦法專案興建公共廁所,為了解套,縣政府想出了蓋派出所附設公共廁所的法子。這個立意是好的,畢竟尿急起來,沒有人會在乎形象,我就常常看到有遊客對著我家門前的樹小解,也有拿著雨傘遮著在我家菜園上廁所的遊客。

那麼,究竟這樣立意良好的派出所,還有什麼會在我們家裡討論?

在家裡面,意見是分為兩派,主要是針對派出所的造型做討論,究竟派出所是應該蓋成天燈的形狀,還是木造日式房子?

高阿爸覺得,平溪不需要再執意於要復古,不需要再蓋新的舊日式房子,反倒是蓋一間創新的、獨特的天燈造型的派出所,更可以突顯菁桐的特色。就像是玻璃金字塔矗立在羅浮宮前那樣,有特色,遊客一來就馬上知道菁桐到了。

高阿妹則是覺得,不要對環境造成衝突,管他怎麼蓋都行。但是對環境造成的衝突可以從生態、文化、景觀等等多個面向來討論。這意味著,從生態面來說,天燈派出所的LED燈光可能會對週遭生態造成影響,而每個晚上都會亮的LED電子的天燈則可能只是徒增能源的消耗。從文化面來說,天燈雖然在近幾年已經廣為人知,『平溪天燈』四個字更是緊緊的黏在一塊,但是,天燈自十分地區發緣的事實卻是漸漸沒有人在乎,如今菁桐又要跟十分搶食天燈形象。而景觀呢?在寧靜的菁桐放上一座發光體,這樣是否會對景觀造成衝突?

而我,老實說,我並不想要派出所是天燈的形狀,如果要蓋,我會希望那是日式房子的樣子。

我是滿週歲就在菁桐長大的小孩,在城鄉差距這個名詞尚未被發展出來的27年前,城鄉差距的影響已經相當程度反映在菁桐這個小地方。從我跟爺爺奶奶居住的中埔工寮來看,還可以看到屋頂是黑瓦、牆面是木板的工寮,也還有公共澡堂,更別說一座又一座的公共廁所。爺爺的好朋友住在日本房子裡,後來高阿妹的同學也是住在日本房子裡,雖然有人把自己的房子翻新成兩層樓的樓房,卻也還是舊式的小磁磚,總跨來看,雖然有新有舊,總體總不衝突。直到天燈開始大肆被宣傳,政府把相當數量的建設資金投進來,我熟悉的台鐵員工宿舍被改成礦業生活館,然後老街的地面從柏油路變成泥磚路,車子開過人走過都相當的響亮,雨天還很滑。所有的地貌都被改變成迎接遊客,那屬於我的記憶究竟去了哪裡呢?

一如一直以來我在部落格中所述,是不是能夠有宏遠的眼光來做這些規劃呢?我在話說最近 池上富里還有烏來這篇文章寫過,真正吸引人的,是我們回不去的記憶。真正需要的,是有計畫的構築發展的藍圖。而菁桐已經因為產業的關係,已經經歷了一輪興盛到沒落的歷程,從中埔工寮來看,那是真正被產業的興衰給遺棄的地方,現在所有的觀光建設,都像中埔工寮一樣。

中埔工寮是在礦業正興盛的時候,為了容納從全台招募來的礦工,臨時向地主租了五十年的土地,即時興建的,從木板牆面到波浪水泥瓦,在在可以看出這個社區是多麼的臨時,極盛時期,這樣一塊小小的地方也住上了幾千人。礦業沒落後的今天,拆屋還地,工寮的地基還穩穩的嵌在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台陽覺得工寮是一時的,煤礦挖完就要換地方了。

聰穎的人會說,中埔工寮是因應礦業而生,會有這樣的下場是很正常的,跟現在發展觀光而增加的建設不同。其實道理是相同的,中埔工寮是臨時興建的,沒有長遠全盤的規劃,為需求而建。老街的地磚規劃的人也說是為了提供遊客更美的景觀需要而翻修的,礦業生活館也說是要提供遊客更完整的資訊而整建的,在捨石山弄了一個礦業紀念公園也說是可以提供遊客更好的菁桐體驗而花了三四千萬蓋的,實際好好使用過的人,我想大概只有住在街上,那個來自雲南的大陸新娘,懷孕時有好好的每天走上去運動,現在呢?已經在荒草堆中。中埔工寮從蓋到現在,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時間,如今我還住在上面,而公園,不到五年就荒廢了。

說了這麼多,究竟跟天燈派出所有什麼關係?我要說,儘管事情已經成為定論,如果不蓋天燈派出所,新北市政府就要把經費收回,讓那塊原先徵收來的土地變成停車場,既然已經成為定局,似乎我們說什麼都沒有用,但是,我們可以對以後的事情產生影響,希望的是,就菁桐的整體發展,再來做建設,有時候,不建設反而是最好的建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