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最近 end to feb.13th 2012

原本我是想要來個池上之旅,看看台灣漸漸消失的綠色田野,西部平原淪陷了,宜蘭也隨著北宜開通,綠色田野也漸漸消失,看看越過一個中央山脈,花東縱谷會不會好一些,結果是,我這類希望花東保留原味的人,成了眾矢之的,因為我們被認為是不知民間疾苦的人。

 

其實我懂,我真的懂,我懂得道路開通之後不會變得更繁榮,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就是離的這麼遠,就算你開了高速公路,你還是離台北市這麼遠,而,真正吸引人的,就是無窮無盡的田,還有我們回不去的記憶,但是就是沒有人懂得,一但馬路開通了,人進去了,錢進去了,之後就會發生,全台灣的老街都一樣的情景。

 

不知道有沒有人去過富里,搭著老舊的光華號,從花蓮出發一路走走停停到富里,下了富里,走進市區,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麼不一樣,原味俱留,會讓我回到台北後,久久不能忘懷,但是住在那兒的人,沒有認為這是他們的優勢,我也承認,房子是舊了,招牌是斑白了,但是所具有的元素,卻是我這個26歲已經生活在平溪這個台北鄉下的小孩,深受吸引的元素。但是更好的生活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我也有更好的生活藍圖,那是一個新的模式,相信講給我家的姑姑伯伯聽沒有人會認同,這就是世代交替,交替後的世代會形成一股格格不入的景象,隨著交替的規模壯大,衝突感會發生的越發強烈,接著是這般你是老古板,我是不顧他人感受的群體對立。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個國家不會只有一種產業,一個縣市不會只有一個機會,一個地方不會只有一種更好的生活模式。

 

所以說,我仍覺得最好的可能是,一個地方首長能夠好好的思考未來,想想一個地方最後是應該走向哪裡,然後義無反顧的走下去。最好的例子是數年前的烏來。

 

今年的烏來的櫻花提早綻放了他的甜美,因此我循著賞櫻到烏來的印象,到烏來去找櫻花了,一到烏來,年紀稍長的都想起以前烏來是要收門票的,但是現在不收了,不收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是那確實是一個分水嶺,從那之後,烏來就只能靠政府的補助,不再能有明確的觀光收益,剩下的只剩下意見領袖的鬼意見,這鬼意見相信的人視為信仰,不相信的人就視為弊屣,我就是把他看作破草鞋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收門票的烏來,給自己種了很多的櫻花,一條路滿滿的櫻花。這幾年,烏來的首長只給櫻花掛了牌子『櫻花』,每顆樹都掛。你問我發生了什麼事,大概是沒有錢又要有政績吧!

 

所以說,烏來的例子說明,他們很久以前就相信自己剩下的優勢是觀光,因此全心全意走向觀光的烏來,在那段時間給自己累積了實力,但是我敢說,這幾年的烏來,只是苟延著前人的樹蔭,接著,隨著國家稅收的減少,地方的補助款縮水,事情可能只能越來越糟。

 

話說最近,走了烏來,留了池上的遺憾,放了一些抱怨,事情大概是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