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不久前我才在講平溪藍圖,我阿妹就找到ㄧ個很妙的東西,叫做平溪鄉建設發展計畫,我實在是驚訝無比,驚訝的原因請大家自個兒看個明白。這東西寫出來的年代應該是我國小時代的東西,距今十多年,不管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東西在現在來說仍然是個主流,絲毫不退流行。看看吧!
平溪鄉建設發展計畫
第一節重要特性摘述
壹、區位及自然環境
一、位置與地形
平溪鄉位於台北縣東北之基隆河集水區上游,為基隆河主流源頭地區。鄉境周緣循著山脈主要稜線與鄰近的市鄉鎮為界,東與瑞芳、雙溪相接,南與坪林毗連,北和基隆、汐止為界,西與石碇相鄰,共71.3382平方公里。
平溪鄉在地形上屬於基隆丘陵,為中央山脈最北緣,全鄉除面積有限的河岸階地外,其他全為山坡地。基隆河主流在鄉境全長達15公里,其間大小瀑布成群,而基隆河谷由鄉境西緣朝東北方向穿越整個平溪鄉。主流河谷的寬狹可以十分為界,十分以下之下游河段河谷狹窄,瀑布群亦多在此區內,至於上游則較為寬闊。沿線支谷的發展規模並不大,長度多在5至8公里之間,與基隆河主流以近乎垂直的角度銜接。
二、氣候
平溪鄉氣溫較低海拔地區稍低,雨量方面則與台灣其他地區類似,集中於夏季(及秋初),然而由於平溪鄉位於台灣東北角,位於東北季風的影響範圍內,同時鄉境的河谷地形又為西南─東北走向,所以在氣候上形成終年有雨、雨日長的溼潤多雨特徵,平均年雨量約為四千公釐,為典型的冬雨區,尤其鄉境內的火燒寮一帶,更是全國降雨量最大的地區。
貳、歷史沿革
平溪鄉自日據以來,其豐富的煤礦即被大量地開採,而鄉治所在的平溪,亦為平溪鄉煤礦開採的發跡地,而菁桐坑則為台陽公司煤礦經營的大本營,也是平溪線鐵路的終點。全鎮的聚落形態,也由早期的農業散村,慢慢地轉變為大型的集村─煤礦聚落。
一、清領時期
乾隆末年,漢人對台北盆地的開闢大抵完成,而噶瑪蘭則於嘉慶十七年開闢完成,據此推論,漢人對位於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平溪、瑞芳及雙溪諸丘陵地區的開闢,應為乾隆年間以後陸續進行的。
清嘉慶年間,有人自福建引入武夷茶於深坑種植,至咸豐年間(1860年左右),茶葉及樟腦便成為包含本區的整個北部丘陵的重要產業。而漢移民的拓墾,則逐漸形成了以小村及孤屋為主的散村聚落,零星地分布在基隆河及其支流的河岸階地上。而平溪鄉位於基隆河的最上游,當時稱為「石碇堡」。
二、日據時期
日據後的「石碇堡」被日人改名並分為「石底」及「十分寮」兩區。到民國9年10月,復又將兩區合併,改稱為「平溪庄」,並設庄役場於平溪子。
日據初期的平溪庄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佔88%,礦業人口僅2.06%,至日據後期,由於煤礦的開採及平溪鐵路的修築完成,使得就業機會增加,所以也移入了許多採礦的勞動人口,而原本以務農為生的居民,也漸漸地改以礦業為生。鄉治所在的平溪,是當時平溪鄉煤礦開採的發跡地,菁桐坑則為台陽公司煤礦經營的大本營,也是平溪線鐵路的終點。全鄉的聚落形態,也由早期的農業散村,慢慢地轉變為大型的集村─煤礦聚落,集中集中在幾個開採規模較大的礦坑口附近,以及各礦附近較寬廣的幾個河岸階地上。
三、光復後
台灣光復後平溪改庄為鄉,直隸台北縣,目前因礦業沒落、人口大量外流,編定為12里。台灣光復後,隨著當時經濟發展的過程,煤礦業亦迅速的發展起來,然而在民國54年以後,台煤開採因無法配合台灣當時開始發跡的外銷工業的能源需求,工業轉而依賴進口油料,煤炭也由主導地位轉變為次要的替代性能源。自民國58年開始,台灣整個煤礦產業便開始大幅度的衰頹而漸漸沒落,使得因蘊藏豐富煤礦而發跡的平溪,也由於礦體採盡、開採成本不符合市場經濟效益...等原因,自民國60年後便一一閉坑停產,目前僅餘4家礦場,但規模及生產皆不及以往一礦產量之大。
原本以農為主的台灣北部山區聚落居民,從農而半農半礦,甚至到後來的棄農從礦,而因礦業開採而形成的聚落,同時也是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發展的聚落。在礦業衰頹之後,山區的老礦業聚落,因地形、交通、勞動力特性...等產業立地條件的限制,無法引進其他的替代性產業,以形成勞動力地著的條件,而在採礦末期繼續留下來開採煤礦的礦工,都是轉業不易的中、高齡礦工。鄉內分散、規模有限的農業生產,也面臨著農業經營困難、勞動力不足...等課題。近年來,平溪鄉在台北都會區的國民旅遊發展壓力下,亦面臨因惡質的旅遊發展所帶來的危機。
第二節平溪鄉發展現況分析
壹、經濟發展概況
平溪鄉的經濟發展,歷年來都是以二級產業為主,三級產業次之,同時還有部份的農業生產。
從平溪地區各類產業的就業人口資料來看(註),作為主要產業的二級產業,在民國70年時,礦業的就業人口比率(29.3%)仍稍大於製造業(26.9%),但在民國70到75年之間,製造業的就業人口比率便超過礦業並持續增加。從礦業釋出的勞動力,除遷出就業外,大部分就轉入製造業、營造業及一級產業的農業生產中。在礦業急速衰頹、就業人口比率大幅下降(從民國65年的41.6%到80年的11.5%)後,製造業就成為平溪鄉的主要產業,其就業人口比率在民國78年時達到37.4%的最高點後80年雖下降為33.5%,但仍佔了整個產業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表1)。
總的來說,平溪地區二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比率,基本上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比率則為一先逐年上升、民國76年後則逐漸下降的趨勢,而無戲劇性的起伏出現。
(註)由於產業就業人口資料以戶籍為準,而平溪地區在籍卻外出就業的人口不少,所以其產業就業人口資料僅能提供做一般參考。
一、農業發展
(一)冬半年迎東北季風,氣溫降低,氣候陰溼涼冷,對冬半期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相當的影響,第二期水稻便常因冬溫過低而無法結穗,故多雨陰溼的氣候特徵,使得稻作雖能二穫但仍以一期稻作為主,加以人力大量外流,所以在農業生產力上無法與其他地區競爭,多為自給自足式小商品生產。
(二)境內土壤成酸性反應,為有機質含量低的黃棕壤的分布地區。且由於地勢崎嶇,雨水豐沛,沖刷嚴重,土壤發育不良,幾乎均為含碎石塊的石質土,因此,雖然耕地面積有636.10公頃,但此只有在沿基隆河及其支流的河岸階地,才有較佳的可耕地。
(三)目前鄉內以綠竹筍及包種茶為主要經濟作物,甘薯及蔬菜則次之。
(四)平溪鄉米穀生產的每公頃平均產量:民國78年時為1822公斤,全縣排名為倒數第三,僅高於石碇、深坑;民國79年時為1733公斤,全縣排名則為倒數第一;民國80年時為2019公斤,全縣排名為倒數第三,僅高於石碇、坪林。
(五)平溪鄉的農業人口在最近五年,呈現一不穩定的現象(表3)。根據民國80年的資料,平溪鄉農業人口為2015人,佔全鄉人口的28.91%,其中耕種農人口在民國80年佔全鎮農業人口的100.00%。
(六)平溪鄉的農作物包括:稻米,茶葉,普通作物的甘薯,園藝作物的桶柑、椪柑、柳橙、番石榴及蔬菜,其種植面積歷年來則互有增減。
(七)桶柑、椪柑、番石榴的種植面積自民國76年起就都沒有改變;茶葉則因已成立「茶葉專業區」,自民國78年起其種植面積就沒有改變;稻米生產呈現遞減的趨勢,蔬菜生產則呈現遞增的趨勢,而甘薯生產自民國77年的大幅下降後便互有增減(見表4)。
(八)依民國80年的統計資料,平溪鄉的茶葉種植面積43.95公頃為最大,其他則依次為甘薯、桶柑、稻米、番石榴,而椪柑及柳橙的種植面積尚不足一公頃。
二、工業發展
(一)平溪鄉的二級產業以礦業及製造業為主。礦業自民國60年後即持續衰退,而製造業則在65到70年間,亦開始呈現衰退的趨勢。
(二)從民國60到65年間,礦業廠商數目從9家下降為6家,以後大致上便維持這個數目。
(三)民國70年,製造業廠商數目由65年的19家降為7家,但其就業人口卻由157人增加為275人,之後便呈現廠商家數增加、就業人口卻減少的趨勢(表5;6)。
(四)依據民國79年的調查統計資料,平溪鄉營運中的工廠有5家,從業員工222人,以廠商類別分,有三家為民生工業,另外則金屬機械及化學工業各一家(表7)。
(五)平溪鄉內營運中的5家工廠,其10到29人的中小型規模工廠有二家,另有小型工廠一家、大型工廠兩家(表8)。
三、商業、服務業發展
(一)平溪地區的商業及服務業大多集中在平溪及十分村的市街上,沿主要道路兩旁呈帶狀分布,其中商業以一般零售買賣、餐飲為主,服務業則以個人服務業為主。
(二)依據歷年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商業廠商家數由民國60年的154家、238人增加為65年的185家、303人之後,大致上是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表9;10),與持續的人口外流有關。
貳、社會發展概況
平溪鄉自民國66年起,在台北縣人口大幅上升的過程中,反而呈現一逐年下降的趨勢。在過去十四年中,有十年其社會增加率超過-5.000%,在67、68兩年更分別高達-8.453%及-9.822%,之後便大致維持-6.000%左右。民國80年的社會增加率為-2.928,總增加率則為-1.887%,人口外流情形非常嚴重(表11)。
而平溪鄉作為一礦業市鎮,其性比例原本就較高,在礦業衰頹之後,更是逐年上升,比台北縣近六年數字維持在105.0到106.0間相較,要高出許多。根據民國80年統計資料,平溪鄉目前現有居住人口戶,計6969人,男、女人口分別為3828人、3141人,性比例為121.9。人口主要集中在沿基隆河兩岸的河岸階地上。
從隔十年的人口結構圖中可以看出出生率下降的影響,人口結構老化趨勢也較嚴重,同時因青壯人口外流所導致的兩極化現象均至為明顯。
根據民國80年統計資料,平溪鄉滿十五歲有業人口佔總人口的48.16%,其中自營作業者佔17.97%,受私人雇傭者佔70.71%(表12)。
從平溪地區各類產業的就業人口資料來看,作為主要產業的二級產業,在民國70年時,礦業的就業人口比率(29.3%)仍稍大於製造業(26.9%),但在民國70到75年之間,製造業的就業人口比率便超過礦業並持續增加。從礦業釋出的勞動力,除遷出就業外,大部分就轉入製造業、營造業及一級產業的農業生產中。在礦業急速衰頹、就業人口比率大幅下降(從民國65年的41.6%到80年的11.5%)後,製造業就成為平溪鄉的主要產業,其就業人口比率在民國78年時達到37.4%的最高點後80年雖下降為33.5%,但仍佔了整個產業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參、行政管理概況
平溪鄉行政區域目前劃分為12里,計120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十分村、平溪村及菁桐村。鄉公所、派出所、消防隊、戶政事務所等行政機關及小火車站集中在平溪市街上,稍具地區性行政管理中心的雛形。另外,十分有派出所、衛生所及農會、平溪礦工服務站、小火車站等其他生活事務行政活動設施,菁桐則有礦工醫院及小火車站等設施。
另外,鄉內沿著平溪線鐵路及基隆河主流兩側地區,並有實施都市計畫區,計畫範圍包括菁桐村、白石村,以及薯榔村、平溪村、嶺腳村、石底村等四村的部份地區。在民國73年8月已經進行過第一次公共設施通盤檢討,79年11月進行過第一次都市計劃通盤檢討。
肆、實質建設概況
一、交通現況
平溪鄉目前有縣106道分別往瑞芳及石碇、深坑,由省公路局負責養護。另汐平公路可通汐止,紫東產業道路通坪林,平雙產業道路通雙溪,不過有些路段不是尚在開闢中就是路況有待養護。此外,平溪支線鐵路以本鄉菁桐為終點,沿線設有六站,每天往返計有32班次列車,上行至瑞芳侯硐站則可轉往台北或花蓮方向。基本上,平溪地區的交通系統,其鐵、公路沿基隆河谷呈線狀對外聯繫。
未來「台2輔助道路(原暖暖─福隆間快速道路)」開闢完成,十分則將成為平溪地區的鐵、公路轉運節點。
二、公共設施
(一)學校
現有學校高級中學有私立豫章商,國中有平溪國中,國小計有平溪國小、十分國小及菁桐國小3所,分別在平溪、十分及菁桐各村內。
(二)遊憩設施
現行都市計畫劃設有共0.024公頃的鄰里公園兼兒童遊戲場用地兩處,惟目前均尚未闢建。
表2平溪鄉歷年產業人口結構表
第三節課題與對策
課題壹、面臨台北都會區經濟的轉型,平溪鄉的地方產業卻僵化蕭條,使得地方經濟未能受益。
一、說明:
(一)平溪鄉曾經是台灣早期具規模及經濟價值的煤礦產區,但由於礦體採盡、或由於開採成本已不符合市場經濟效益,自民國60年之後,便一一閉坑停產。因煤礦開採而形成的聚落,同時也是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發展的聚落,在礦業衰頹之後,山區的礦業聚落因地形、交通、勞動力特性...等產業立地條件的限制下,無法引進替代產業,致使人口大量外流、聚落迅速衰敗。
(二)鄉內分散、規模有限的農業生產,同樣也面臨青壯勞動力大量外流,而僅剩老年人在從事有限的農業生產的情境。
(三)尤其,近年來在台北都會區國民旅遊發展的壓力下,若平溪鄉未能經由一整體規劃來積極規範、輔導鄉內的觀光休閒產業,透過旅遊帶動產業發展,未來地方將承擔因惡質的旅遊發展所帶來的各項負面衝擊。
二、對策:
(一)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針對平溪鄉的旅遊發展趨勢,將農業到服務業等不同層級的產業,做一整體的「觀光休閒產業計劃」,使真正能夠透過旅遊的經營,復甦並帶動地方的產業發展。
(二)配合觀光休閒的發展趨勢,將鄉內深具發展潛力的重要基地,如:具不同特色的各個旅遊地點或聚落(十分、平溪、菁桐...等)、重要的交通轉運節點(未來的十分...等),委託學術團體或相關單位,做整體規劃及投資開發。
(三)未來產業類型的雇傭勞動,必須考慮地方既有的勞動力特性。例如,觀光休閒產業即可創造許多原轉業困難的地方中、老年齡人口的就業機會。
課題貳、因應重大交通工程所可能引起交通建設及土地使用調整,使平溪鄉未來的區域角色功能面臨衝擊。
一、說明:
(一)平溪鄉位於基隆河流域最上游及平溪線鐵路的尾端,在地理上與基隆、台北地區的距離相當,在目前的區域空間功能上,則提供了自然地景旅遊的消費空間。
(二)縣106道路,在國內私人小汽車休閒旅遊形態未受到任何管制的情形下,未來給地方帶來的可能盡是假日擁擠的穿越性交通及旅遊人潮。而「台2輔助道路(原暖暖─福隆線快速道路)」開闢後,除了十分將成為主要的交通節點外,更是對平溪地區的未來發展產生衝擊。
(三)平溪鄉在面臨新一波的空間發展趨勢及目標時,必須對既有的都市計劃及公共設施儘速重新進行通盤檢討,尤其部份保安林地被劃做住宅區,而可建地卻又被劃為山坡地等現象。
(四)除了面積有限的河岸階地外,平溪鄉內全為山坡地,其中大部分又為山坡地保育區,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論是作為住宅或事業用地,都必然面臨山坡地開發的壓力或衝擊。
二、對策:
(一)應積極整合既有的鐵、公路運具,建立完整的地區性交通轉運系統,並配合不同的管制措施,以減少假日私人小汽車旅遊所引起的交通衝擊。
(二)未來「台2輔助道路(原暖暖─福隆線快速道路)」興建完成後,應積極發揮十分作為運輸節點的交通轉運功能。
(三)長期來看,應積極爭取從菁桐到深坑、木柵間的捷運、或鐵路延伸線,而將縣106作為觀光休閒的景觀道路,進一步發展基隆河沿河的輕鐵旅遊運輸,並聯繫既有的鐵路線,形成與都會區連結的完整區域輕鐵旅遊網路,同時適度管制小汽車的交通流量。
(四)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針對平溪鄉既有的都市計劃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目前的土地使用檢討,並提出未來的調整建議。
(五)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針對平溪地區未來可能的山坡地開發壓力,擬定各種山坡地開發類型及使用的規範性建議。
課題參、在再發展的同時,平溪鄉對其特有的自然環境資源及其礦業文化資產,面臨維護及保存的難題。
一、說明:
(一)平溪鄉位於基隆河流域的上游地區,而目前大部分的住宅區,都聚集在兩側的河岸階地上,但鄉內還沒有完善的污排水處理設施,家庭廢水直接排放入基隆河,不但形成環保問題,同時也削弱了河川利用的潛力與價值。
(二)除了河岸階地外,平溪鄉內幾乎全為山坡地,其中大部分又為山坡地保育區,所以從生態保育及國土保安的觀點來看,都必須對鄉內的山坡地開發做適度的規範與管制。
(三)平溪鄉全境為基隆河流域上游,境內有基隆河著名的瀑布群及壺穴地形景觀,甚具觀賞、教學及資源保育價值。
(四)平溪鄉曾經是台灣早期具規模及經濟價值煤礦產區,而其發展歷史及所形成的實質空間及常民文化,都是台灣發展過程的重要歷史見證,同時,也是目前都市發展過程中,日漸消失而不復見的珍貴人文資源。平溪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若不將這些原本可能成為聚落再復甦(如觀光休閒產業)的有利支持條件加以保存,而不斷任令其湮沒、毀壞,其所扼殺的,可能正是平溪地區未來的生機。
二、對策:
(一)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進行地區性的污排水處理計劃,以作為未來建立區域性污排水處理系統的基礎。
(二)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針對平溪地區未來可能的山坡地開發壓力,擬定各種山坡地開發類型及使用的規範性建議。
(三)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透過社區參與的方式,對鄉內深具發展潛力及不同文化特色的各個地點或聚落,如十分、平溪、菁桐...等,進行「具有保存內涵的社區再發展計劃」,以地方產業經濟的再復甦,作為社區常民生活及礦業文化保存計劃的基礎。
(四)配合國民旅遊的發展趨勢,積極結合瑞芳、雙溪、貢寮及基隆等地區既有的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以「生態博物館」的觀念,形成一結合自然及文化等資源的區域性保存系統,以及一完整且具文化休閒內涵的都會遊憩網絡。
課題肆、地方的日常生活及公共服務設施亟待改善,藉以提供地方居民良好的居住環境及品質,以及未來可能的旅遊發展之所需。
一、說明:
(一)平溪鄉得天獨厚地擁有優美的河岸、山坡地等自然地景,然而鄉內既有公共設施的營建,多未能積極配合這些地景特色,對基地進行整體規劃及都市設計管制,使得鄉內公共設施的營造,無法配合地方既有的空間─文化形式,形塑出平溪鄉的空間特色,進而在住宅或旅遊發展的議題下,發揮其所應有的空間發展潛能。
(二)此外,平溪鄉人口長期外流,而偏遠聚落的人口更是以老人和小孩佔多數,同時在空間的分布上也較為鬆散。然而,鄉內的公共設施卻多位於鎮的都市計劃區內,並且經常受限於經費不足而必須分期、分段完成,使得建設品質較無法掌握,其數量及品質皆嫌不足,像地區性的污排水及垃圾處理設施、公共廁所、鄉民文化活動中心、停車場...等,使得未來在面對國民旅遊發展的壓力時,根本無能應付旅遊活動所帶來的衝擊。
(三)平溪鄉由於人口僅六千餘,而無小型綜合醫院的設置,雖有群體醫療執業中心的設置,但員額編制不足僅有一名醫師,同時針對鄉內老人的衛生醫療設施及服務,尚顯不足。
二、對策:
(一)應透過都市設計的觀念及方式,來進行平溪地區的各項公共營造,並聘請相關的專家學者及規劃設計專業,成立「平溪鄉都市設計委員會」,針對鄉內各項公共建築及營造工程的建築形式與空間設計,提供必要的專業意見及諮詢,以塑造平溪地區優美及好品質的居住空間。
(二)運用既有的社區及地方建設經費,進行平溪鄉的「社區及市街修景計劃」,透過一個地點、一個地點的長期計劃的修景工作,累積成平溪地區全面的公共空間改善工作。初期可先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以十分、平溪或菁桐的各個車站、社區公共空間做先期的工作示範。
(三)可透過對旅遊服務設施的提供,來同時改善地方的公共設施品質。例如,社區活動中心的修建,可設計成同時作為提供遊客住宿的國民旅社;未來假日的區間旅遊小巴士,可同時作為偏遠地區學生平時的通勤小巴士;鎮公所或社區可透過各種公共造產的收入,如停車場闢建...等,作為地方的建設基金...等。
(四)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配合未來的旅遊發展趨勢,進行平溪鄉公共設施的現況檢討、改善方案及建設計劃。
(五)除積極爭取小型綜合醫院的設置外,應透過基隆市等既有醫療資源,積極建立完善的老人醫療巡迴健診及傷患運送網絡,以彌補醫療設施之不足。
課題伍、目前惡質的旅遊發展趨勢及旅遊活動形態,對地方所造成的傷害。
一、說明:
(一)目前平溪地區的大眾運輸鐵、公路皆有,但因其發展腹地有限,未來若不能積極發展鐵路旅遊運輸,而使得未經管制的小汽車旅遊形態四處充斥,不僅對地方形成困擾,同時未來也會造成鄉公所龐大的公共設施負擔。
(二)缺乏文化及知識內涵的旅遊內容,使得當地居民及其生活環境,變成都會居民膚淺的金錢消費對象。同時,未被細緻處理的旅遊活動形式,形成地方居民及遊客間不對稱的旅遊關係,無法在旅遊的活動過程中,增進遊客對地方文化的了解,並形成對地方居民及地方文化的尊重。
(三)鄉內的偏遠聚落,缺乏大型資本進行旅遊事業的投資經營,而所謂的開放民間經營,除了旅遊內涵的品質問題外,同時會有因為外來大資本的壟斷經營,使得地方的社區大眾,無法獲得因旅遊發展而應有的回饋的危機。
二、對策:
(一)應積極整合既有的鐵、公路運具,建立完整的地區性交通轉運系統,並配合不同的管制措施,以減少假日私人小汽車旅遊所引起的交通衝擊。
(二)未來「台2輔助道路(原暖暖─福隆線快速道路)」興建完成後,應積極發揮十分作為運輸節點的交通轉運功能。
(三)長期來看,應積極爭取從菁桐到深坑、木柵間的捷運、或鐵路延伸線,而將縣106作為觀光休閒的景觀道路,進一步發展基隆河沿河的輕鐵旅遊運輸,並聯繫既有的鐵路線,形成與都會區連結的完整區域輕鐵旅遊網路,同時適度管制小汽車的交通流量。
(四)規劃出來的旅遊交通網絡及轉運系統,要積極透過各種管道讓遊客了解,並透過各種優惠及管制辦法鼓勵遊客乘用。
(五)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透過社區參與的方式,對鄉內深具發展潛力及不同文化特色的各個地點或聚落,如十分、平溪、菁桐...等,進行「具有保存內涵的社區再發展計劃」,以地方產業經濟的再復甦,作為社區常民生活及礦業文化保存計劃的基礎。
(六)配合國民旅遊的發展趨勢,以「區域性生態博物館」的觀念,積極結合瑞芳、雙溪、貢寮及基隆等地區既有的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形成一結合自然及文化等資源、完整且具文化休閒內涵的都會遊憩網絡。
(七)除了透過類別規範及獎勵回饋辦法,以選擇性的鼓勵外來資本進行部份的旅遊投資經營外,應積極透過公共造產、合作經營...等方式,鼓勵社區發展協會作為旅遊經營主體,或是透過公私部門合作成立法人團體,共同進行旅遊經營,使旅遊發展的收益能盡量回饋社區大眾。
(八)積極爭取高等學校(大專院校及研究所)的設置,以學校的文化象徵及實質建設,刺激地方性經濟活動的活力,對鄉內未來旅遊發展的限制,如旅遊淡旺季的差別、對遊客的過度依賴...等情況,有所助益。
第四節未來發展方向及構想
壹、未來發展方向
根據前述的課題分析與對策提出,作為一產業衰頹的聚落,平溪鄉未來的再發展,有以下幾個基本方向:
一、在台北都會區國民旅遊發展的壓力下,積極輔導平溪鄉的觀光休閒產業,透過旅遊經營來帶動地方各級產業的復甦。同時,透過各種建設計劃及管制方案,盡量減少因旅遊發展所帶來得衝擊。
二、在地方居民經濟能力及政治事務普遍弱質的情境下,積極尋求社區組織選擇性的集體經營旅遊開發,並要求外來的大型資本對地方做適度回饋。同時,應積極透過各種輔導或諮詢機制,讓地方居民有足夠的能力與知識進行旅遊開發。
三、在地方既有、優美的自然及文化地景的基礎上,積極改善地方的日常生活及公共服務設施,以提供地方居民良好的居住環境及品質,以及未來可能的旅遊發展及設置大專院校之所需。
四、在中央政府日益重視文化相關建設的時勢下,積極保存作為重要歷史見證、地方文化特色、地方居民光榮,以及未來再發展的重要基礎的礦業文化資產。
貳、未來發展構想
根據上述幾個基本的發展方向,我們提出平溪鄉各部門未來的發展構想及內容概要:
一、農業部門
(一)產業道路改善工程:
1.南山產業道路開闢工程。
2.平新產業道路開闢工程。
3.東勢格、灰窯農路及紫東產業道路改善工程。
4.石底─菁桐間道路拓寬工程。
(二)平溪鄉休閒農業發展。
(三)籌設十分農產運銷中心:配合「台2輔助道路(原暖暖─福隆間快速道路)」的開闢,將使十分成為平溪鄉農產品運往基隆及台北都會區的集散中心。所以,應於十分籌設地區性的農產運銷及產銷資訊服務中心,以期能形成合理批發價格、降低運銷成本,並提高農民所得。
(四)籌設竹筍加工廠:綠竹筍為平溪鄉目前的主要經濟作物,但由於氣候因素,主產期正是竹筍價格低廉之時,影響農民的收益。所以,應積極籌設農產品加工廠,使農產品的收購穩定並提高農民所得。
二、土地使用
(一)實施都市計劃通盤檢討,調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平溪鄉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於形塑一富自然風貌及人文歷史內涵的都會休閒鄉鎮。所以,必須對現有都市計畫中不當的土地使用,如過大(實際為住宅及廢棄礦場使用)的工業區、被忽視的自然及人文歷史資源...等,加以調整。
(二)成立鄉都市設計委員會:
由縣府、鄉公所、鄉民代表會、社區組織、地方耆老、文建會、專家學者、規劃設計專業者...等,針對鄉內具特殊歷史人文風貌的聚落,如:十分、平溪、菁桐...等,或是像基隆河沿岸等具自然地景特色的地點,或是鄉內重大的公共工程建設等,進行都市設計的指導及規範,以期彰顯出平溪鄉既有的空間特色,並形塑出良好的空間品質。
(三)社區暨街市公共空間修景計劃:
進行一全鄉整體的公共空間的改善計劃,不僅超出鄉公所財務負擔能力,同時施工期間的影響亦過於龐大。所以應逐年編列預算,或運用既有的社區、地方建設經費,配合鄉都市設計委員會的設置(或成立顧問小組),進行平溪鄉的「社區及市街修景計劃」,透過一個地點接著一個地點,長期性、持續性計劃的修景工作,累積成平溪地區全面的公共空間改善工作。
(四)基隆河兩岸整體規劃設計:
基隆河流經平溪鄉全境,其主要聚落亦緊臨基隆河河岸。所以,應對河域及其兩岸之河岸階地的土地使用、活動類型及實質空間等,結合既有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做一整體的規劃設計。
三、交通運輸
(一)平溪線鐵路深坑、木柵延伸線:
從長期來看,鄉公所仍應積極爭取從菁桐到深坑、木柵間的捷運、或鐵路延伸線計劃,而將縣106作為觀光休閒的景觀道路,進一步發展基隆河沿河的輕鐵旅遊運輸,並聯繫既有的鐵路線,形成與都會區連結的完整區域輕鐵旅遊網路,同時適度管制小汽車的交通流量。
四、環境保護部門
(一)規劃污水下水道系統及設置地區性污水處理廠:
平溪鄉都市計畫區內沒有污水下水道的規劃,雨水及家庭、事業廢水均混流排放,同時大部分都直接排放入基隆河中,不僅影響基隆河的水質,同時降低其利用潛力,更無法因應未來旅遊發展的可能衝擊。所以,應對污水下水道做整體規劃,設置地區性污水處理廠,淨化水質。
五、觀光休閒部門
(一)休閒產業發展:
委託學術單位或相關機構,針對平溪鄉未來的旅遊發展趨勢,將從農業、製造業到服務業等不同層級的地方產業,做一整體的「地方觀光休閒產業計劃」,使地方有意經營觀光休閒產業者,能有所指引及規範,而真正能夠透過旅遊的經營,復甦並帶動地方的產業發展。應包括:
1.平溪鄉休閒農業輔導設置。
2.大型投資之社區回饋。
3.公、私部門合作開發方式建議。
4.社區發展協會參與旅遊經營。
5.休閒產業開發經營之諮詢服務機構設置。
(二)社區再發展暨礦業文化保存:
在台灣國民旅遊發展的壓力下,台灣稍具特色的旅遊據點,大部分都因缺乏內涵而逐漸被旅遊市場所摒棄,或是因惡質的旅遊發展反而傷害到聚落本身。菁桐、十分及平溪曾經是台灣著名的煤礦產區,但在礦業衰頹後,因缺乏替代性產業的引入而日趨沒落。所以,在都會區國民旅遊及觀光休閒發展的脈絡下,應積極進行「具產業文化保存內涵的社區再發展計劃」,引入並建立地方的休閒產業,並輔導地方居民經營。應包括:
1.菁桐社區再發展暨暨煤礦產業文化保存。
2.十分社區再發展暨暨煤礦產業文化保存。
3.平溪社區再發展暨暨煤礦產業文化保存。
(三)平溪鄉地區生態博物館設置:
平溪曾經是台灣早期最具經濟價值的煤礦產區,其發展歷史及所形成的實質空間、常民文化,都是台灣發展過程的重要歷史見證,同時也是日漸消失而不復見的珍貴人文資源。所以,應積極結合瑞芳、雙溪、貢寮及基隆等地區既有的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以「區域性生態博物館」的觀念,形成一結合自然及文化等資源、完整且具文化休閒內涵的都會遊憩網絡。平溪地區應包括:
1.菁桐煤礦博物館設置。
2.十分(基隆河河岸地形)自然博物館設置。
3.平溪旅遊服務中心暨鄉民文化中心設置。
(四)年度民俗暨文化活動興辦:
平溪鄉目前一年一度的「放天燈」活動,已經成為平溪地區著名的文化特色。所以,平溪鄉應積極運用目前文建會鼓勵及補助地方政府興辦「假日文化廣場」的機會,結合地方既有的歷史文化素材與民俗文化活動,委託民間社團或自行主辦平溪鄉年度的放天燈活動,除針對地方居民及外來遊客,進行具歷史內涵的環境教育工作外,並藉以深化地方的文化特色。
(六)縣106景觀道路改善工程
六、醫療保健
(一)瑞、平、雙、貢醫療網設置。
(二)群體醫療執業中心員額擴編。
七、社會福利
(一)老人會館興建:
本鄉人口結構老化程度較高,但缺乏老人集會休閒的場所。所以,應積極配合其他的文化建設,如博物館設置等,興建老人會館。
第五節實施方案
縣市綜合發展計畫涉及政府各部門的活動,是個整體性﹑綜合性﹑前瞻性與長期性的計畫;然計畫的真正意涵係一連續不斷的推動過程,因此本計畫即是在規劃過程中付出許多人力﹑時間和經費,最後形成公共政策,並核定生效,但卻不可將之視為計畫的完成或結束,其反是計畫付諸行動的開始。
由於良好的計畫貴在可行,因此一個計畫須透過一套實施方案予以執行。本實施方案係依計畫目標﹑發展課題及對策構想所擬定之具體實施計畫;故本章前述計畫分析與內容是綜合發展計畫之政策藍圖根幹,而本節實施方案則是本計畫之行動計畫。
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經過兩年來不斷的訪問調查﹑分析研究與協商討論,已建塑台北縣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縣府施政的架構藍圖。本實施方案乃在此架構指導下,綜合(1)鄉鎮市公所與縣府各局課室自擬的方案;(2)協助規劃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長期分析研究的擬議;(3)中央﹑省正執行﹑將執行的計畫方案;及(4)透過多次中央﹑省﹑縣部門協調會暨綜合協調會所得的初步共識等予以擬定,故本節各實施方案實係各有關主管單位﹑學者專家與地方基層共同合作之成果。
本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在正式獲備查生效後,縣府各局(課室)﹑鄉鎮市公所各課(股)單位,應在此共識下,依實施方案優先等級及各自權責編列預算努力推動;其牽涉需上級補助或協助者,則應依民國七十八年行政院備查,內政部頒布之「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實施要點」第十六條規定,循正常行政程序申請補助或協助,以落實計畫之執行。
另有關鄉鎮市實施方案之內容,因其是地方未來發展建設之重要關鍵,本計畫希望能藉由方案之落實執行,以推動地方發展之新契機。惟由於台北縣具有全國首善都會區地理優勢及工商發達之賜,相對其他縣市,在基層建設既有成果上已達相當水準,許多一般性建設構想均可在縣府既有之財源、人力下完成,故本節鄉鎮市之實施方案,僅挑選有利地方環境結構性改善,並須仰賴中央、省府補助始能完成的計畫予以優先考量納入,此亦可發揮「縣綜合發展計畫」協調整合的指導功能。鑑於未來方案的執行,主要係以縣府各局課室單位為主,且方案內容大多已收納彙整於各部門計畫中,因此本節實施方案僅列出其概要總表,其細節內容請對照相關部門計畫報告第五節。
圖1平溪鄉建設發展構想圖
平溪鄉實施方案一覽表
* 方案編碼說明:前三碼表計畫執行年度,中間兩碼表部門別,後兩碼表該部門方案序列
**表列方案內容如與內文不同,暫以內文作為討論依據。
┌──────────┬──────┬───────────────────────────────┬────────┬─────┬───────────┐
│ │ │ 參 與 單 位 ( 包 括 主 辦 與 協 辦 ) │ 實 施 年 期 │ 所需經費 │ │
│ 方 案 名 稱 │ 主辦單位 ├───────┬───────┬───────┬───────┼──┬──┬──┤ (萬元) │ 備 註 │
│ │ (暫定) │ 中 央 │省府、台北市府│ 台北縣 │ 其 他 │近程│中程│長程│ (暫定) │ │
├──────────┼──────┼───────┼───────┼───────┼───────┼──┼──┼──┼─────┼───────────┤
│台北縣自然資源保育方│縣政府農業局│行政院農委會、│省政府農林廳、│縣政府農業局、│ │ │ │ │ │ │
│案 │ │行政院環保署 │省政府水保局、│新聞室、工務局│ │ │ │ │ │ │
│08402 17 │ │ │省政府林務局、│地政局、教育局│ │ △ │ │ │ 8,000 │ │
│ │ │ │省府林務局羅東│建設局、環保局│ │ │ │ │ │ │
│ │ │ │及新竹區管理處│文化中心 │ │ │ │ │ │ │
├──────────┼──────┼───────┼───────┼───────┼───────┼──┼──┼──┼─────┼───────────┤
│基隆河上游河岸美綠化│縣政府工務局│內政部營建署 │省住都局 │台北縣環保局 │ │ │ △ │ △ │ 40,800 │ │
│計畫 │ │行政院環保署 │省水利局 │縣政府地政局 │ │ │ │ │ │ │
│08804 01-6 │ │ │ │縣政府農業局 │ │ │ │ │ │ │
│ │ │ │ │縣政府工務局 │ │ │ │ │ │ │
│ │ │ │ │瑞芳鎮公所 │ │ │ │ │ │ │
│ │ │ │ │平溪鄉公所 │ │ │ │ │ │ │
├──────────┼──────┼───────┼───────┼───────┼───────┼──┼──┼──┼─────┼───────────┤
│縣106 道路深坑雙溪段│台灣省公路局│ │省公路局 │縣政府工務局、│ │ │ │ │ │本計畫已配合北二高深坑│
│闢建計畫 │ │ │ │交通局籌備處 │ │ │ △ │ │ 120,000 │交流道工程實施;十份寮│
│0860532 │ │ │ │縣政府地政局 │ │ │ │ │ │橋段尚待闢建。 │
│ │ │ │ │相關公所 │ │ │ │ │ │ │
├──────────┼──────┼───────┼───────┼───────┼───────┼──┼──┼──┼─────┼───────────┤
│石底煤礦區觀光發展計│縣政府建設局│交通部觀光局、│省政府旅遊局、│縣政府建設局、│台陽公司 │ │ │ │ │先列初期規劃經費。 │
│畫 │ │經濟部礦業司 │省政府礦務局、│縣政府民政局、│ │ △ │ △ │ │ 300 │ │
│08508 01 │ │ │ │縣立文化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台北縣景觀道路設置計│縣政府農業局│交通部 │省公路局、 │縣政府交通局、│ │ │ │ │ │ │
│畫 │ │ │省政府旅遊局 │縣政府建設局、│ │ △ │ △ │ │ 17,300 │ │
│08408 15 │ │ │ │縣政府工務局、│ │ │ │ │ │ │
│ │ │ │ │縣政府農業局、│ │ │ │ │ │ │
│ │ │ │ │各風景區管理所│ │ │ │ │ │ │
│ │ │ │ │各鄉鎮市公所 │ │ │ │ │ │ │
├──────────┼──────┼───────┼───────┼───────┼───────┼──┼──┼──┼─────┼───────────┤
│菁桐煤礦紀念博物館設│台北縣立文化│文建會、 │省政府礦務局、│縣立文化中心、│台陽礦業公司 │ │ │ │ │ │
│置計畫 │中心 │教育部、 │省政府教育廳 │縣政府建設局、│ │ △ │ △ │ │ 3,200 │ │
│08713 02 │ │經濟部礦業司 │ │平溪鄉公所 │ │ │ │ │ │ │
├──────────┼──────┼───────┼───────┼───────┼───────┼──┼──┼──┼─────┼───────────┤
│礦業文化保存與觀光發│台北縣立文化│觀光局、文建會│省政府民政廳、│縣政府建設局、│台陽公司、 │ │ │ │ │本計畫後續觀光發展與觀│
│展計畫 │中心 │經濟部國營會、│省政府旅遊局、│縣政府民政局、│瑞三公司 │ △ │ │ │ 10,100 │光經營部份,由縣府建設│
│08413 13 │ │東北角風管處、│省政府礦務局、│縣立文化中心 │ │ │ │ │ │局負責。 │
│ │ │經濟部礦業司 │水管會 │ │ │ │ │ │ │ │
├──────────┼──────┼───────┼───────┼───────┼───────┼──┼──┼──┼─────┼───────────┤
│電廠回饋地方基金制定│台灣電力公司│台灣電力公司 │ │ │ │ │ │ │ │ │
│改進方案 │ │ │ │ │ │ △ │ │ │ 0 │ │
│08414 06 │ │ │ │ │ │ │ │ │ │ │
└──────────┴──────┴───────┴───────┴───────┴───────┴──┴──┴──┴─────┴───────────┘
附錄
壹、平溪鄉第一次鄉鎮市巡迴座談意見處理表
┌────┬────┬──────────────┬─────────────┐
│部 門 │提案人 │ 題 議 │ 意 見 處 理 │
├────┼────┼──────────────┼─────────────┤
│農漁業 │李清賢 │ 以農業配合觀光,以農業帶動 │平溪鄉就觀光旅遊發展而言,│
│ │理事長 │ 觀光業。 │擁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農產及│
│ │ │ │礦業文化資源,在不影響居民│
│ │ │ │基本生活權益及環境保護的條│
│ │ │ │件下,應積極推廣並加強各項│
│ │ │ │地方建設及旅遊服務設施。相│
│ │ │ │關意見觀光部門及文化部門計│
│ │ │ │畫及實施方案。 │
├────┼────┼──────────────┼─────────────┤
│工商業 │王瑞綺 │ 本鄉煤礦業漸趨沒落,同時因 │雖然平溪鄉煤礦業生產已經沒│
│ │鄉長 │ 地理環境因素,鄉民就業困難 │落,但就觀光旅遊發展而言,│
│ │蘇坤同 │ ,向外謀求發展,造成人口外 │卻相對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
│ │副主席 │ 流,如能引進或是鼓勵廠商前 │資源,所以,就未來發展趨勢│
│ │李清賢 │ 來本鄉設廠,定能增加鄉民就 │而言,如何引進觀光旅遊產業│
│ │理事長 │ 業機會。同時,運用外力資源 │並減少其負面影響,應為地方│
│ │ │ ,爭取廠商至本鄉設廠,增加 │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
│ │ │ 就業機會,吸引人口回流。 │相關意見已納入「台北縣礦業│
│ │ │ │文化保存與觀光計畫」﹑「推│
│ │ │ │廣觀光休閒農業」等各項實施│
│ │ │ │方案。 │
├────┼────┼──────────────┼─────────────┤
│土地使用│林上山 │ 本鄉土地約五分之三為公有地 │平溪鄉位於基隆河河谷上游,│
│ │ │ ,土地無法有效的運用,建請 │就自然生態及國土保安的觀點│
│ │ │ 上級政府對於本鄉公有土地能 │,其土地使用大部分應屬於環│
│ │ │ 放租開墾。 │境敏感地區之土地使用,就農│
│ ├────┼──────────────┤藥及肥料的污染﹑土壤沖刷等│
│ │林瑞祺 │ 本鄉地形極少有一公頃之平坦 │考量,應該對農墾活動做適度│
│ │課長 │ 土地,可符合山坡開墾之規定 │的管制,相關意見詳見土地使│
│ │詹國祿 │ ,而可供規劃﹑開闢,請再降 │用部門及實施方案。 │
│ │前主席 │ 低本項標準。 │ │
│ ├────┼──────────────┼─────────────┤
│ │林瑞祺 │ 1.本鄉都市計畫內之住宅及商 │關於平溪鄉都市計畫變更﹑擴│
│ │課長 │ 業區所佔面積甚低,影響發 │大編定,及山坡地保育放寬管│
│ │詹國祿 │ 展極大,應適度修改都市計 │制一節,規劃單位將參考縣府│
│ │前主席 │ 畫之有關規定。 │權限並研究參採地方意見,納│
│ │ │ 2.都市計畫區內,住宅區內之 │入土地使用部門計畫及實施方│
│ │ │ 建築用地及鄉村區之乙種建 │案。 │
│ │ │ 築用地,於檢討時因受檢討 │ │
│ │ │ 前五年人口如未成長,即不 │ │
│ │ │ 得增加劃設建築用地規定之 │ │
│ │ │ 限制,致使民家無法尋覓建 │ │
│ │ │ 地造屋定居。 │ │
│ │ │ 3.要留住人口必須解決住的問 │ │
│ │ │ 題,因之勢必放寬土地使用 │ │
│ │ │ 管制,本鄉轄內多屬山坡, │ │
│ │ │ 可供建築者儘零星之旱田地 │ │
│ │ │ ,對此類土地之管制,建議 │ │
│ │ │ 適度放寬。 │ │
└────┴────┴──────────────┴─────────────┘
┌────┬────┬──────────────┬─────────────┐
│部 門 │提案人 │ 題 議 │ 意 見 處 理 │
├────┼────┼──────────────┼─────────────┤
│ │吳滄富 │ 在本鄉境內選擇適當地點,做 │平溪鄉就觀光旅遊發展而言,│
│ │議員 │ 成簡易水庫,成為水上活動場 │擁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農產及│
│ │ │ 所。 │礦業文化資源,但由於平溪鄉│
│ │ │ │位於基隆河河谷上游,就自然│
│ │ │ │生態及國土保安的觀點,其土│
│ │ │ │地使用大部分應屬於「環境敏│
│ │ │ │感地區」之土地利用,應該做│
│ │ │ │適度的管制。規劃單位將研究│
│ │ │ │吳議員意見,並納入土地使用│
│ │ │ │﹑觀光﹑文化等相關部門中做│
│ │ │ │進一步研究。 │
├────┼────┼──────────────┼─────────────┤
│交通運輸│王瑞綺 │ 基平隧道及汐平隧道的打通, │基平隧道及汐平隧道的闢建,│
│ │鄉長 │ 將有助於本相對外往來的方便 │目前已經納入省住都局暖暖﹑│
│ │ │ ,促進地方繁榮。 │福隆間快速道路之闢建計畫中│
│ │ │ │,並已編入八十三年度的預算│
│ │ │ │。規劃單位認為,快速道路的│
│ │ │ │闢建,並定會對平溪鄉的發展│
│ │ │ │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所可能│
│ │ │ │帶來的交通衝擊及旅遊人潮,│
│ │ │ │所以,必須針對平溪鄉的未來│
│ │ │ │發展目標,擬定具體的因應策│
│ │ │ │略,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
│ ├────┼──────────────┼─────────────┤
│ │劉益主席│ 開闢南山產業道路,更能促進 │提案內容與縣市綜合發展計畫│
│ │ │ 交通便利。 │層次不盡相符,縣市綜合發展│
│ │周玉枝 │ 興建汐平經石碇至平溪鄉薯椰 │計畫交通部門為處理縣道以上│
│ │代表 │ 村之產業道路。 │之交通建設,而鄉鎮道及農路│
│ │ │ │﹑產業道路,隸屬鄉鎮公所管│
│ │ │ │轄並負責經費與開闢,但同時│
│ │ │ │可依其重要性申請省縣補助。│
│ ├────┼──────────────┼─────────────┤
│ │吳滄富 │ 捷運縣由木柵接通至本鄉菁桐 │行政院院會決議,捷運系統除│
│ │議員 │ ,使連成一線。 │淡海延伸線外,其餘延伸線均│
│ │ │ │暫時不予以考慮。規劃單位認│
│ │廖秀雄 │ 鐵路延伸至木柵。 │為平溪鄉極有潛力成為都會區│
│ │議員 │ │北區的主要旅遊線,其交通運│
│ │ │ │輸定位的釐清及功能的強化,│
│ │ │ │為當前重要的課題。規劃單位│
│ │ │ │認為,就長程趨勢而言,平溪│
│ │ │ │經石碇﹑深坑與台北聯繫的大│
│ │ │ │眾運輸系統的建立有其必要性│
│ │ │ │,有關鐵路及捷運線延伸的意│
│ │ │ │見將納入交通部門之中長程計│
│ │ │ │畫中。 │
├────┼────┼──────────────┼─────────────┤
│住宅部門│劉益主席│ 計畫於本鄉廣大之公有土地內 │規劃單位認為,平溪鄉位於基│
│ │ │ ,興建國民住宅,容納更多的 │隆和集水區上游,大部分為山│
│ │ │ 居住空間。 │坡地保育區,不是合大規模的│
│ │昇高村陳│ │人口聚集或集居活動。作為國│
│ │村長 │ │民住宅使用,須有進一步的居│
│ │ │ │住誘因,規劃單位將研究參採│
│ │ │ │地方意見,納入住宅部門做進│
│ │ │ │一步的研究分析。 │
└────┴────┴──────────────┴─────────────┘
┌────┬────┬──────────────┬─────────────┐
│部 門 │提案人 │ 題 議 │ 意 見 處 理 │
├────┼────┼──────────────┼─────────────┤
│環境保護│蘇坤同 │ 清潔隊員編製,在偏遠鄉鎮應 │規劃單位將研究參採地方意見│
│ │副主席 │ 以土地面積為考量標準,不要 │,納入環境保護部門計畫作業│
│ │ │ 全以人口數來計算。 │之分析建議中。 │
├────┼────┼──────────────┼─────────────┤
│觀光休閒│劉益主席│ 1.發展觀光事業,促進地方繁 │平溪鄉就觀光旅遊發展而言,│
│ │ │ 榮,以減少人口外流。 │擁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農產及│
│ │ │ │礦業文化資源,在不影響居民│
│ │李清賢 │ 2.以農業配合觀光,以農業帶 │基本生活權益及環境保護的條│
│ │理事長 │ 動觀光業。 │件下,應積極推廣並加強各項│
│ │ │ │地方建設及旅遊服務設施。相│
│ │ │ │關意見觀光部門及文化部門計│
│ │ │ │畫及實施方案。 │
│ ├────┼──────────────┼─────────────┤
│ │周玉枝 │ 森林遊樂區早日發展成觀光區 │平溪鄉就觀光旅遊發展而言,│
│ │代表 │ ,以繁榮地方。 │擁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農產及│
│ │ │ │礦業文化資源,但由於平溪鄉│
│ │ │ │位於基隆河河谷上游,就自然│
│ │ │ │生態及國土保安的觀點,其土│
│ │ │ │地使用大部分應屬於「環境敏│
│ │ │ │感地區」之土地利用,應該做│
│ │ │ │適度的管制。規劃單位將研究│
│ │ │ │吳議員意見,並納入土地使用│
│ │ │ │﹑觀光﹑文化等相關部門中做│
│ │ │ │進一步研究。 │
│ ├────┼──────────────┼─────────────┤
│ │吳滄富 │ 在本鄉境內選擇適當地點,做 │平溪鄉就觀光旅遊發展而言,│
│ │議員 │ 成簡易水庫,成為水上活動場 │擁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農產及│
│ │ │ 所。 │礦業文化資源,但由於平溪鄉│
│ │ │ │位於基隆河河谷上游,就自然│
│ │ │ │生態及國土保安的觀點,其土│
│ │ │ │地使用大部分應屬於「環境敏│
│ │ │ │感地區」之土地利用,應該做│
│ │ │ │適度的管制。規劃單位將研究│
│ │ │ │吳議員意見,並納入土地使用│
│ │ │ │﹑觀光﹑文化等相關部門中做│
│ │ │ │進一步研究。 │
├────┼────┼──────────────┼─────────────┤
│地方建設│周玉枝 │ 1.薯椰村請建活動中心,以利 │提案內容與縣市綜合發展計畫│
│ │代表 │ 村民有活動集會場所。 │層次不盡相符。 │
│ │ │ 2.菁桐福利站前溪邊護堤,請 │ │
│ │ │ 爭取經費修建,以利民宅安 │ │
│ │ │ 全。 │ │
│ ├────┼──────────────┼─────────────┤
│ │蘇坤同 │ 颱風天然災害,應視為天然災 │提案內容與縣市綜合發展計畫│
│ │副主席 │ 害,並列入風災復建,不要因 │層次不盡相符。 │
│ │ │ 屬於私人房屋範圍而忽略,且 │ │
│ │ │ 復建時間應求效率,時有上次 │ │
│ │ │ 災害工程未完工,本年災害又 │ │
│ │ │ 來臨,請減化勘查程序。 │ │
└────┴────┴──────────────┴─────────────┘
貳、平溪鄉第二次鄉鎮市巡迴座談意見處理表
┌────┬────┬──────────────┬─────────────┐
│ 部門別 │ 發言人 │ 發 言 內 容 │ 處 理 情 形 │
├────┼────┼──────────────┼─────────────┤
│ 觀 光 │ 蘇坤同 │ 本鄉觀光發展牛步化,未來發│ 一鄉的發展是多方面的, │
│ │ │ 展步應以觀光為主力。 │ 若有天然的景緻,而不知 │
│ │ │ │ 利用,實是可惜,因觀光 │
│ │ │ │ 是最無污染且收益極高的 │
│ │ │ │ 產業。 │
│ ├────┼──────────────┼─────────────┤
│ │ 陳元君 │ 建議將廢棄的礦坑開發成「神│ 反應予規畫單位 │
│ │ │ 秘的洞天」增加旅遊據點。 │ │
├────┼────┼──────────────┼─────────────┤
│ 教 育 │ 王美雲 │ 設立礦冶或礦業景觀研究所。│ 反應予規畫單位 │
│ │ 詹金蒼 │ │ │
│ │ 蘇坤同 │ │ │
├────┼────┼──────────────┼─────────────┤
│ 交 通 │ 蘇坤同 │ 希望設置加油站。 │ 反應予規畫單位 │
│ │ 詹金蒼 │ │ │
│ ├────┼──────────────┼─────────────┤
│ │ 詹國祿 │ 望將平溪鐵路延申至木柵,並│ 反應予規畫單位 │
│ │ 周玉枝 │ 於施工時,與地方充份溝通。│ │
├────┼────┼──────────────┼─────────────┤
│ 農 業 │ 陳清榮 │ 農會有意購地設加工廠,但受│ 反應予規畫單位 │
│ │ │ 限法令,未能完成。 │ │
│ ├────┼──────────────┼─────────────┤
│ │ 陳元君 │ 輔導茶葉改良,及經濟作物的│ 目前農會已從事前述工作 │
│ │ │ 栽種。 │ │
└────┴────┴──────────────┴─────────────┘
資料引用自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pei_county/county/txt/mulu27.html
如果你問我明明就有網頁,為什麼要自己貼一份起來,我必須告訴你,因為東西放在別人家的總會不見